璀璨论坛 斑竹 唫 夢 誦 風朗诵社活动拾杂花絮 → 清华园是怎样“长大”的?| 清华映像 “清华园”一词,广义泛指清华大学校园。


  共有197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清华园是怎样“长大”的?| 清华映像 “清华园”一词,广义泛指清华大学校园。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ymsf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帖子:8382 积分:88634 威望:0 精华:83 注册:2017/3/13 16:47:52
清华园是怎样“长大”的?| 清华映像 “清华园”一词,广义泛指清华大学校园。  发帖心情 Post By:2023/2/13 21:09:43 [只看该作者]

 

 

清华园是怎样“长大”的?| 清华映像

 
 
 

清华园

    “清华园”一词,广义泛指清华大学校园。原义则专指以工字厅为主体的一组清室园林,清末时俗称“小五爷园”。清华园原是康熙时熙春园的一部分,即其东半部。熙春园原是康熙皇帝的行宫,其建园时间约与附近的圆明园相同。以后,各代皇帝因袭相承,至道光年间,为了分赠多子女的需要,把熙春园分为东西两部分,分赐给皇四子和皇五子。东部的一部分新建舍一百余间(即现在的工字厅一带)。咸丰即位后,始改名为“清华园”。

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如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校友们常把它同颐和园的谐趣园相比,称之为“园中之园”。水木清华一带景色的设计别巨匠心,四时变幻的林山环拢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本为工字厅的后厦,一变而为“水木清华”区的正廊,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有记载说是康熙皇帝的御笔(待考)。据说,明清以来的皇家园林多以“清华”二字命名者,盖多来源于《圣教序》中“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能方其朗润”诗句。以“水木清华”四字,则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寒裳顺兰沚,水木湛清华”。

大礼堂

    大礼堂坐落在校园西区的中心地带,庄严雄伟,一直被清华师生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她是一座罗马式与希腊式的混合建筑,圆顶铜门,门前四根汉白玉大石柱,粗可两人合抱,高可两丈。建筑外表虽未加任何雕琢,但巍峨雄姿弥显。大礼堂始建于1917年9月,建成于1920年3月。与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一起,同属于校园内第二期建筑,合称“四大建筑”。大礼堂建筑面积约1840平方米,座位1200个。当时在国内高等学校中,是最大的礼堂兼讲堂(auditorium),当时可容纳全校一切人的聚会。

同方部

同方部位于大礼堂的东南方,清华学堂以北。是校园内首期建筑物之一,初建时作礼堂用,直至1920年大礼堂建成。1923年秋,学校成立了“德育指导部”,此处便改称为“同方部”。英文名为“Social Center”。“同方”二字源于《礼记·礼行》中“儒有合志同方”句。“方”作“道义”讲,“同方部”即解释为“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地方”。

科学馆

    科学馆在大礼堂的西南方,与同方部遥相对应,是“四大建筑”之一,建于1917-1920年 ,总面积约3550平方米。科学馆建筑结构先进,材料质地坚固。科学馆初期只是学校理科课程的实验场所,设备比较先进,馆内开辟有设备齐全的大小教室,声、光、热、电全套的物理实验设备。以及测量、生物、化学实验设备。楼下有空调设备。1926年物理系建系,特别是1929年理学院建院以后,边很快发展成为国内先进的物理、化学教学和实验基地之一。拥有众多英才的清华算学系也行较长时间地设在这里。至1930年,即已建成普通物理、热学、光学、电学和近代物理五个独立的实验室,还有制造仪器设备的金木工厂。1931年全部实验室约有仪器三千种,价值六万余元。著名的物理学家叶企孙(理学院院长)被称为“科学馆主”。

清华学堂

清华学堂是为清华校史的纪元。1908年,中美两国政府协议利用美国“退还”之部分“庚子赔款”兴学育才,决定在京郊清旷地方建立游美肄业馆,清华园被选为校址,由军机大臣那桐批准,从1909年起兴建校舍。1911年春第一批校舍建成,4月29日肄业馆开学,取名清华学堂。

    清华学堂在大礼堂大草坪的东南方,耸立着一幢样式别致的二层楼房,青砖红瓦,坡顶陡起,属德国古典风格,是建校初期兴建的首批校舍主体建筑。清华学堂分两期建成,以西建于1909-1911年,以东建于1916年,总面积近4650平方米。建校初期,清华学堂是高等科学生的教室,东部建成后若干年里一直作为高等科毕业班的(四年级)的学生宿舍。所以历史上也称“高等科”(High School)或“一院大楼”(Recitation Building)。解放前,学校的总领导机构基本都设在这里。1925年起,学校在这里增设了“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在这里荟聚,培养了整整一代“国学”研究家,为这所楼房增添了新的文化色彩。

日晷

位于礼堂前大草坪南端花木丛中的古典计时器——日晷,是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的礼品。上部是日晷的造型,下部底座分别镌刻着1920级的铭言:“行胜于言”的中文及其拉丁文译文,以及建造年月日。日晷是我国古代简单的计时器,它的功用是利用太阳光对于一个倾斜的指针所产生的阴影的位置来表示时间,一般都是把一个不锈钢的指针装在一个石刻的圆盘的中心,再将圆盘斜卧在一个平台上,南高北低,使指针的上端正指北极,下端正指南极,圆盘的上下两面各刻上“子丑寅卯……”等十二个时辰。当太阳正南的时候,针的影恰投在正北的方向,也就是午时。每年春分以后,看圆盘上的影;秋分以后看下面的影。

施滉纪念壁碑

在大图书馆(现在称“旧馆”)正厅内北壁上,嵌着一面金字白底的大理石纪念碑,碑上有一铜质浮雕人头像,这就是清华1924届毕业生为级友施滉烈士修造的纪念物。碑文写道:“他是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他是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他为解放事业贡献了生命,施滉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施滉(1900-1933),字动生,幼名振宗。生于云南省洱源县一个小学教师的家里。1916年,施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学校,在校期间,即从事各种进步的社团活动。1924年,施滉从清华学校毕业赴美留学,留美期间参加了美国共产党。1930年,施滉回国,在中共中央翻译科工作。1933年,他在北平艺专被捕,壮烈牺牲。

体育馆

    清华体育馆,有着极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历代校友最向往和怀念的对象之一。体育馆前馆建于1916年-1919年,外表采用西方古典形式,馆前有陶立克式和花岗岩柱廊,后馆建于1931-1932年,与前馆巧妙衔接,亦收浑然一体之效。总建筑面积共约4000平方米。

气象台

化学馆附近的气象台,建成于1931年夏,是清华理学院重要设施之一,原属地学系。清华地学系初设地理、地质、气象三组。气象学一课,规定有实习,最初在校园西北隅(今气象台附近)设有气象园进行实测。为了安置测风仪器和观察气象,投资三万三千余元修建了此气象台。气象台对径24英尺,高5层共90英尺。呈八角形,内装设测气压、风、温湿度、降水量等仪器,后又添置了口径130mm放大275倍的赤道望远镜。在当时,所有设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校门

    二校门,在今清华邮局一带。清华园初建时有两道宫门,大宫门大殿曰永恩寺,现在的两棵参天古柏即为其遗迹。正额至今尚有咸丰皇帝亲书的“清华园”题字。二宫门即今天的“工字厅”大门,正额悬有咸丰皇帝亲书的“清华园”匾额。

甲所

建校初期,第一批校舍建成后,旋于1917年又建成了专供学校高级行政领导人使用的甲、乙、丙所(甲所一般为校长住宅)。解放初期,甲所曾长期为中共清华党委会所在地。1981年翻修后,改为专家招待所。

大图书馆

    大图书馆,现在称为“旧馆”。位于大礼堂东北方,始建于1916年4月,建成于1919年3月,是“四大建筑”中最先动工和建成的。因为建成前学校就有一个规模较小的图书馆,因而人们就习惯地把这个图书馆叫做“大图书馆”。

大图书馆初建时只有东面一翼,中部大厅和西翼是后来(1930-1931年)扩建的。扩建工程的设计者是杨廷宝,他是我国杰出的建筑学家,与梁思成一起被人称为“南杨北梁”。他结合地形,把平面布置成L形,内外装修基本一致,使扩建部分与原来的部分浑然一体,“天衣无缝”,被公认为扩建工程中的杰作之一。

工字厅

工字厅原名“工字殿”,是指以工字殿为主体的古式大庭院,是清华园的主体建筑。因为前后两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俯视恰似一个“工”字。故此得名“工字厅”。工字厅共有房屋100多间。总建筑面积约2570平方米。园内曲廊缦折,勾连成一座座独立的小套院,是这所庭院的主要特色。长期以来,一直是清华大学的校机关所在地。

清华西校门

原来的清华校门,是现在人们习惯称为的“二校门”。1933年在扩建西院住宅的同时,修建了新的学校大门——“清华西门”,门前有两个大石狮子。西校门建成以后,对维持学校的教学秩序,保障师生的安全,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春园

近春园原是清朝咸丰皇帝的旧居。起前身是康熙皇帝时“熙春园”的中心地带,据记载熙春园在嘉庆年间,曾有过一次大修,并新添了一些房屋。至道光初年,熙春园被一分为二,西部的近春园建筑又作了调整和命名。据史料记载,近春园分为前后两院,前院叫“前所”,后院叫“后所”,时近春园的主体部分。两院共有264间房屋。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的房屋亦化为灰烬。沦为“荒岛”。

“荷塘月色”亭

1927年仲夏,住在荒岛附近的朱自清教授感于世变,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门到这一带来散步,以其精妙的构思和生花之笔写下了名文《和塘月色》,为这处古址增添了新的文化特色。1979年以后,在中央的指示下,学校决定彻底改造“荒岛”,按园内原有的同名建筑仿建,按清宫法式,歇山起脊,金线苏彩,东山上建有“荷塘月色”亭,亭内有朱自清手迹,挺拔、清秀,见字如见其人。

校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这八个字来源于《周易》“乾”、“坤”二卦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914年冬,梁启超先生来校演讲,讲题为《君子》,即以二卦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这次演讲以后,学校即以此八字为校训,作图制徽,永久流传。
----------------------------------------------------------------------
二校门,在今清华邮局一带。清华园初建时有两道宫门,大宫门大殿曰永恩寺,现在的两棵参天古柏即为其遗迹。正额至今尚有咸丰皇帝亲书的"清华园"题字。二宫门即今天的"工字厅"大门,正额悬有咸丰皇帝亲书的"清华园"匾额。
-------------------------------------------------------------------------------
大礼堂坐落在校园西区的中心地带,庄严雄伟,一直被清华师生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她是一座罗马式与希腊式的混合建筑,圆顶铜门,门前四根汉白玉大石柱,粗可两人合抱,高可两丈。建筑外表虽未加任何雕琢,但巍峨雄姿弥显。大礼堂始建于1917年9月,建成于1920年3月。与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一起,同属于校园内第二期建筑,合称"四大建筑"。大礼堂建筑面积约1840平方米,座位1200个。当时在国内高等学校中,是最大的礼堂兼讲堂(auditorium),当时可容纳全校一切人的聚会。
-------------------------------------------------------------------------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如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校友们常把它同颐和园的谐趣园相比,称之为"园中之园"。水木清华一带景色的设计别巨匠心,四时变幻的林山环拢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本为工字厅的后厦,一变而为"水木清华"区的正廊,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有记载说是康熙皇帝的御笔(待考)。据说,明清以来的皇家园林多以"清华"二字命名者,盖多来源于《圣教序》中"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能方其朗润"诗句。以"水木清华"四字,则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寒裳顺兰沚,水木湛清?quot;。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3/3/8 22:08:43编辑过]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清华园是怎样“长大”的?| 清华映像 “清华园”一词,广义泛指清华大学校园。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