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论坛 斑竹 唫 夢 誦 風朗诵专版原生态录 → 教程│李立宏:只说“走心”,语言表现力会钝化,被主观蒙蔽


  共有426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教程│李立宏:只说“走心”,语言表现力会钝化,被主观蒙蔽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ymsf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帖子:8384 积分:88654 威望:0 精华:83 注册:2017/3/13 16:47:52
教程│李立宏:只说“走心”,语言表现力会钝化,被主观蒙蔽  发帖心情 Post By:2018/6/12 12:59:06 [只看该作者]

 

教程│李立宏:只说“走心”,语言表现力会钝化,被主观蒙蔽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jI0NTEyNA==&mid=2247485906&idx=1&sn=d5abba33a3444cfc6de870b04b87b319&chksm=9725d5b9a0525caf48fabae474a6b14764ed30402f4ae0eb272b2309a4a3efb350464a2f4275&mpshare=1&scene=1&srcid=07187uVxEvGgo926tgBSneIr#rd

 

“走心”之殇


一、朗诵,没有腔调


以前的朗诵,流行大喊大叫,流行拿腔拿调。随着社会的进步,价值观的多元化,人们审美水平的普遍提高,这个现象现在看起来已经在大幅度扭转了。


但也还有余毒。

前几天,一个刚刚学习朗诵的年轻人跟我说她很喜欢朗诵,一直在“尽量去摸索模仿”,她困惑的问我:“可还是掌握不了该有的腔调。想问下您,平时要怎么做专业化一点的腔调练习呀?”

我说你幸亏没有学会,也幸亏遇到了我,你现在没有什么腔调,是最可贵的状态,千万别学什么“该有的腔调”,更没有什么“专业化的腔调”。


朗诵的本质就是说话,就是真诚自然朴实。可以激动,也可以平和,一切都应该是发自内心,并通过技巧表现。


二、模仿,并非万能


而且,根据她打算掌握“该有的腔调”这一点来看,她“尽量的模仿”也是无效果或负效果的。

因为“模仿”的学习方法,主要在刚起步的时候管用,比如从0到1,模仿就是非常重要的途径。特别是普通话发音不准的时候,模仿是非常管用的,天天听,听到耳朵对普通话有一定的识别度的时候,自己的语音错误也容易纠正。


但她的基础是不错,早过了学习普通话的阶段,应该到了学习有声语言表达技巧的时候了,这时如果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的支持,光凭模仿通常会走远路绕远路。


对于学习者而言,练耳比练嘴更重要。耳朵好,才能模仿对。


练耳,第一要求多听正确的好的有声语言作品,多听好的音乐,提高耳朵的审美能力。一定要是正确的好的,就好比看书,并非开卷就一定有益,如果是坏的书籍,越看人越堕落。为什么那么多的专家学者告诉我们要读世界名著,因为人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和青少年长身体一样,青少年长身体的时候,要有好的有营养的食物支持,如果是每天吃垃圾食物,必然营养不良,一生的健康都会因此带来隐患;人在能力上升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好的有营养的精神食粮来喂它。


对阅读来讲,名著就是好的营养;对朗读来讲,真正的好作品就是好的营养。但有一点不同,世界名著有现成的书单,而好的有声语言作品却需要沙里淘金。


本平台正在努力做到的一点是:我们只发好的作品。即使是多么有名的名家,也偶尔会有不够好的作品。那我们绝不因名所累,宁可不发。


并且,每个人的耳朵的审美,并非天生就会辨别好坏,是有高低之分的。我有个亲戚家的孩子,刚上初一。有一次我和她聊天,我说每个人对文字理解不读,出来高低差异很大。她说,你们播音员主持人读东西不都一样吗?我说不一样啊,好坏差别很大呀?她说,我听你们就都一样,声音都好听,听不出来区别。


一个孩子只会听声音好不好听,分不出朗读的美丑是很正常的,因为她还有大把的时间来提高和弥补这个能力。但一个成年人还只停留在听声音的音色好不好听这个最基本的阶段,那就太对不起自己的这点爱好了吧?


多听好的作品,就是在喂耳朵有营养的食物。俗称:耳朵饭。


在本平台经常吃耳朵饭的,都一致反映,能听入耳的朗诵越来越少了。还有学员说,觉得自己每天都有提高,但怎么觉得越读越差了?


恭喜你们!以上感觉,都是审美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典型表现。


练耳,第二要有基本的系统的有声语言知识。


有了感性的审美能力,还要有理性的认识,才能明白语言表达内在的规律和奥妙。比如很多有声语言爱好者模仿最多的作品,孙悦斌先生的《国窖1573》,李易老师的《再说长江》,如果你没有系统的基础知识,你模仿10年都未必能抓住要领。我听过配音秀里非常多的此类作品,有很多人有非常好的声音条件,但由于不明白其中的奥妙,几乎没有一个能抓住要领的。那最多只能有七八分形似,而不可能达到神似的。因为没有理性的认识(我说的是理性,不是理论),到一定阶段后,模仿已经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学习了。

提示一下,比如你想模仿《国窖1573》,怎么也应该先读一下孙悦斌老师的《声音者》这本书吧。

 

另外,系统的基础课,我也讲了有20多节了。如果你是真爱,且一直在碎片化学习,建议听一下我讲的《X基础,朗诵一点通》。点本文结尾处(留言上方)的[阅读原文]即可进入。

X=0=1=-1=n


三、走心,不是偷懒


凡事都有两面。朗读、朗诵虽然局面很好,但问题不少。因为拿腔拿调是一个极端,但很多人又在往另一个极端靠拢。


“走心”,这是时下说得最多的一个词。经常有朗诵老师讲,你要走心,也经常有学生朗诵被批评为不走心。


走心当然是对的。毫无错误,毫不极端。但错误的走心,极端的错误,就是错误和极端了。

这话说的挺绕的。我是故意的。

因为“走心”二字,本身就容易把人绕进去。用文字绕绕嘴,总比你真的被绕进去好吧?


在有声语言表达中,并没有一劳永逸的真理,一切都是相对的。一旦你对某个词达到迷信的地步,它可能就会变成你期望的反面。因为它是绕的,你如果不及早反绕,就会被绕进去。

“走心”,就是要动真情。不要用腔调,不要照本宣科,不要冷冰冰。这个理念是毫无问题的。但同样是走心,你是随心所欲?还是任性胡为?


这二者,都是“走心”了,但有本质的区别:

前者是学习者经过刻苦学习(比如一万小时理论)技巧纯熟后,在技巧的强大支持下,真情自然流露;后者是任何一个不学习的人都可以做到的纯自然状态的乱来。


简单说,二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经过刻苦学习?


所以,“走心”的说法,必须建立在熟练掌握技巧的前提下。如果抛弃掉学习空谈“走心”,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偷懒!


任何艺术的学习,艰苦的努力,都是绝不可能绕开的一环。没有背水一战的决心,永远都只能止步于真正的有声语言殿堂之外,做一个不太合格的票友。

学朗读、朗诵的人有三种:1、业务需要,不得不学;2、追求时尚,消遣娱乐;3、真心喜爱,不畏艰难。

我完全尊重1和2。但真能学会的,无疑是第3种人。


唯有熟练掌握技巧之后,才可以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也就是濮存昕老师曾撰文说的“不着力”,点击前往《濮存昕谈朗诵技巧 | 表意与达意》。


四、学习,先苦后甜

学习,永远是一个艰苦的事。想要“无招胜有招”,必须先有招;想要放得下,必须先拿得起;想要“大巧若拙”,必须先巧后拙。

而且,学习必然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一旦经过艰苦的阶段,你就会尝到无尽的甜蜜。甚至的艰苦的过程中,也不断有丝丝甜蜜给你鼓励。这一切,必须要有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方法。


扫下面的二维码,听免费讲座,告诉你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方法。


所有不经过努力就可以直达目的的学习方法,全是偷懒和自欺欺人而已。

这一观点,我在分析斯琴高娃老师朗读技巧的那一篇文章《 斯琴高娃《写给母亲》技巧揭秘!哪有“真情”二字那么简单!》中,做过详细阐述。并且在我的有声课堂中,结合声音运用的四种武器,一句一句讲解过这两段的语言表达技巧。扫以下二维码直达课堂。


今天看到李立宏老师也在谈同一话题,谈得更加中肯,温和又犀利。

如果一上来就跟学生们说技巧性的东西,会怕他们被局限在这个框框里,成为发声的机器。但若只是走心,久而久之,语言表现的能力也可能会钝化,我们会被自己的主观所蒙蔽。

所以,技巧之于语言来说,只有长时间的历练和实践,它才会成为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长在身体里」的一种能力,当你需要的时候就会自然的「流露」出来。

 


以下是李立宏老师分享的感悟与心得全文,除了有关“走心”的精彩论述外,还有更多有声语言表达的营养。以下内容转自《中国配音网》。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教程│李立宏:只说“走心”,语言表现力会钝化,被主观蒙蔽








签名